裕安區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2022-11-30 09:30 信息來源:裕安區政府辦 閱讀次數:
字號: 打印

發布地點:區政府一樓新聞發布室

發布主題:裕安區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工作情況

發布單位:裕安區民政局

發 布 人:裕安區民政局黨組成員、公墓管理所所長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30日

參會媒體:裕安政府網、皖西日報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也借此機會感謝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裕安區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根據省、市文件和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今年以來,裕安區特困人員救助工作有序有力推進,各項托底政策有效落實,兜底效果明顯?,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截止目前,我區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共7978人,其中,集中供養989人,分散供養6989人,1-11月累計發放農村特困供養人員供養資金7793.4328萬元。我區城市特困供養人員共259人,其中,集中供養23人,分散供養236人,1-11月累計發放城市特困供養人員供養資金299.7432萬元。

我區現有養老機構53所,其中公建公營9所,公建民營36所,社會辦養老機構8所。共有養老床位7993張,其中護理型床位5595張,護理型床位占比70%。依靠社會力量運營的養老機構床位7509張,占全區養老總床位的93.94%。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44.36張。

二、工作開展情況

1、提高救助供養標準。根據《六安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2022年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通知》(六政秘[2022]年85號)要求,自2022年7月1日起我區特困人員供養執行以下標準:(一)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1184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為896元/人/月。(二)照料護理標準:集中供養特困人員的全護理、半護理、全自理照料護理標準分別調整為690元/人/月、414元/人/月、56元/人/月,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全護理、半護理、全自理照料護理標準分別調整為483元/人/月、276元/人/月、42元/人/月。

2、做好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1)我區為城鄉特困人員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特困人員一次性增發400元,此項補貼已經于7月份發放到位,我區城鄉特困供養一次性生活救助8331人,救助資金333.24萬元;(2)根據《六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六安市民政局六安市財政局六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六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國家統計局六安調查隊關于發放2022年9月份價格臨時補貼的通知》(六發改價監〔2022〕248號)的要求,我局積極部署落實此項工作。此次補貼按照全省統一的價格臨時補貼最低標準30元/人發放,本次價格臨時補貼執行時間為2022年9月,經統計,補貼城鄉特困8265人,補貼金額24.7950萬元,已完成打卡發放工作。(3)我區為城鄉特困人員發放電費補貼,此次補貼按照69元/戶發放,此次補貼城鄉特困人員8094戶,55.8486萬元,11月份已完成打卡發放工作。(4)為城鄉特困供養人員發放照料護理補貼,根據特困供養人員的全護理、半護理、全自理照料護理標準進行發放,年底前發放到位。

3、開展入戶核查工作。根據《裕安區民政局委托第三方對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入戶核查的成果驗收評估方案》要求,成立第三方入戶核查工作驗收評估小組。核查人員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走訪、電話詢問、現場查看資料等方式,對申請人所申報的家庭成員、收入、財產、剛性支出等情況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核查。通過引進第三方核查機構開展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入戶核查工作,有效防止和避免發生虛報、瞞報、騙保、以及“關系保、人情?!钡痊F象,實際核查政策落實情況,增強社會公信力,提升群眾滿意度,為促進特困供養工作規范化管理提供可行性參考建議。

4、優化整合農村特困供養機構。為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入住率,一方面通過“整合優化”的方式推進養老機構“關停并轉”原有的46所鄉鎮敬老院通過整合,合并為34所。另一方面積極鼓勵社會力量使用閑置養老資產,將閑置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發展社會辦養老事業,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不斷壯大裕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5、持續推進特困供養機構社會化轉型。從2015年開始至今我區已有16個鄉鎮37所農村特困供養機構向具備養老資質的社會養老機構進行社會托管運營,轉型率占全區農村特困供養機構總數的80%。2022年擬托管4鄉鎮9所敬老院,分別為:新安鎮西橋敬老院、田墩敬老院、興隆敬老院;羅集鄉栗樹敬老院、清涼寺敬老院、興隆敬老院;西河口鄉關塘敬老院;江店鎮江店敬老院、華祖敬老院。預計12月底實現全區農村特困供養機構轉型率100%的目標。農村特困供養機構轉型后,改善了服務環境,提高了管理服務水平。同時可以收住社會老年人,提高了閑置床位的使用率,社會效益明顯提升。

6、建立智慧監管平臺。2020年建立裕安智慧養老監管平臺,對全區現運營40所養老服務機構重點部位實行聯網聯控。針對各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的現狀,依托中國科技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核心技術,實現了養老服務機構早期火災探測預警和智慧消防安全物聯網等安防一體化建設,實現從火災報警到預警的技術突破。同時與消防給水預警系統、安防監控系統、監管巡查系統并網實現“一網通”。預警系統能實現在線監測電氣線路運行狀況和設備設施用電運行狀況,對線路運行中的剩余電流、電流、電壓、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并對數據變化做出分析,通過系統分析電氣設備回路的相關參數,判斷故障發生的原因,包括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電氣火災監控器、剩余電流互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流互感器等產品,能夠實時監控電氣線路的剩余電流和線纜溫度,準確捕捉電氣火災隱患,指導單位開展治理,達到消除潛在的電氣火災安全隱患,確保電氣火災防患于未然,將電氣隱患扼殺在萌芽中。同時實時檢測消防水壓,當水壓不足時,給予及時報警提醒,直到水壓達標,報警才解除。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強政策宣傳力度,對于符合特困供養救助的人員及時納入保障范圍,做好審核審批工作,做到“應救盡救”、“應保盡?!?。充分發揮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統籌整合救助資源,對遭遇重大生活困難的,可采取“一事一議”“一案一策”方式提高救助水平,解決急難個案。

2、繼續推進我區剩余敬老院提升改造,全面優化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環境,與區、市智慧養老監管平臺聯網聯控,實現共享共治,全面督促我區養老服務機構安全運營,確保我區養老服務機構“明廚亮灶”。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