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裕安區教育體育局2022年重點工作落實情況

發布時間:2023-01-03 10:27 信息來源:裕安區教育體育局 閱讀次數:
字號: 打印

2022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人大、政協的監督指導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全區教體系統緊緊圍繞“學前教育抓規范、義務教育提質量、高中教育謀發展、區域教育求突破”的奮斗目標,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壓責任、顯擔當,黨的領導進一步加強

著力推進政治建設。采取理論學習中心組引領學、專題培訓系統學、支部集中深入學、讀書觀摩交流學、搭建平臺自主學等方式,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組織開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專題學習教育,創新開展“‘五問’六安—奮勇爭先大討論”教師征文比賽、教師演講比賽,“教育發展·我有話說”微視頻大賽和大講堂四項系列活動。截至目前,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8次。在新華網、人民網、學習強國、安徽日報、省教育廳網站等媒體刊發文章近百篇。

著力推進思想建設。立足裕安豐富紅色資源,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落實落細。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系列活動,“七一”前夕,發放“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紀念章35人。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落實“兩個責任”,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嚴明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建立和完善黨組、書記、班子其他成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抓好黨組織書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述職評議考核工作,壓實壓緊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推動基層黨組織和領導班子成員、領導干部落實“一崗雙責”。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聚焦2022年度重點工作,深入研判苗頭性、傾向性、趨勢性問題,建立意識形態工作月度制度,在全區教體系統開展意識形態領域“三查三穩”風險集中排查整治行動,強化涉教體安全穩定風險隱患的排查化解,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和處置能力,堅決守住風險底線。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保學校成為維護主流意識形態堅強陣地。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和《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制定、執行意識形態領域風險研判月報會商制度,強化意識形態工作陣地管理,不斷夯實宣傳陣地、課堂陣地、論壇陣地。“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2022年“六安故事薈”裕安區選拔賽中,區委教育工委代表隊獲優秀組織獎、特等獎1人、一二三等獎分別1人,4人全部獲獎。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知識競賽中,區委教育工委代表隊3人參加筆試,分別獲得全區第一名、第二名、第五名。區委教育工委在黨建綜合考核中榮獲“優秀”等次。

著力推進組織建設。各中小學校黨組織名稱、“三會一課”記錄本、“主題黨日”記錄簿和黨小組會記錄簿做到“四統一”,基層組織建設標準化規范化全面達標。完成全年25名發展黨員任務,轉接組織關系600余人次,備案積極分子98人,做到一個不差。收繳黨費近120萬元。調整、理順黨組織成員266人。成立民辦學校黨建專委會,下發《民辦中小學校黨組織議事規則》等文件,今年以來,已開展專題業務培訓2次,專題督查調研2次。全區義務段9個民辦中小學校,已全部建立黨支部。

著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開展“以案為戒”警示教育,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省、市、區實施細則的貫徹落實,深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持續深入查擺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有償推銷教輔材料、中小學不規范的教育教學行為突出問題、中小學不規范招生行為問題等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健全完善監督體系,嚴格落實談心談話、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和函詢、誡勉等制度,及時處置教體系統各類信訪投訴案件。

(二)舉五育、助成長,立德樹人進一步落實

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大力推進“雙減”落地生。嚴格執行落實“作業管理”相關規定。杜絕懲罰性、重復性作業布置。組織開展“精選作業”主題研究。鼓勵分層作業、彈性作業、菜單式作業,在精選作業上下功夫,精減、精選家庭作業,讓家庭作業科學、合理、高效。2022年上半年我區6所學校被評為市級“雙減”工作示范校,25個項目被評為市級課后服務精品項目。

逐步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學校結合實際開設個性化課程,并制定課后服務方案,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開展個性化課程、社團活動。通過競爭性磋商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個性課程服務與課后服務管理,大大豐富了課后服務個性化課程內容,有效提升了課后服務管理水平,切實保障了課后服務資金安全。面向社會公開遴選了116家優質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入駐區課后服務平臺,進一步豐富課后個性化課程內容,提高個性化課程質量。2022年,全區共有98627名中小學生參與課后服務,占比為97.81%,實現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100%全覆蓋,有需要的學生100%全覆蓋。

規范城區義務教育招生。逐步加大對主城區義務教育招生管理力度,依據“安徽省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平臺”,對秋季入學新生先進行網上報名預審核,再通過住建部門提供的不動產查詢平臺逐一進行核查。嚴格控制跨學區招生、違規招生等不規范招生行為,破解熱點學校入學難的問題。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化解了社會矛盾,逐步實現了城區學校生源均衡,班額標準。組織力量認真編寫義務教育招生政策解讀,在裕安教育專題網站進行公開公示,讓廣大學生家長了解入學政策,對子女入學早謀劃、早打算、少走彎路。

修訂質量監測評價制度。根據當前教育發展變化和“雙減”政策要求,2022年重新修訂我區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價制度。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大《班主任工作手冊》使用力度,促進班主任工作規范化管理;利用和包河區結對共建機會,通過培訓、外出學習、召開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全面加強班主任隊伍培訓學習和經驗交流;精心組織了全區第九屆長三角地區班主任大賽工作,推薦10名教師參加市級比賽,9名獲得市級一等獎,1名獲得市級二等獎。城北小學巴丹丹老師代表安徽省參加長三角地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

(三)強投入、重內涵,教育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完成2022年度校舍維修、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學前教育、普通高中改造等四類建設項目任務。其中校舍維修投入資金1823萬元,維修改造總面積23868平方米;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投入資金2036萬元,改造面積36660平方米,采購設備786(臺件套);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共7所,投入資金7769萬元,建設面積26096㎡,增加學位1980個;改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項目14個,投入資金838萬元,改造面積共10190平方米,設備購置201(臺件套)。完成市本級政府性投資計劃續建項目2個(赤壁路小學、赤壁路初中),新開工項目3個(城北幼兒園、南城幼兒園、雙橋灣幼兒園),投入資金13528萬元。11個區本級投資新開工項目建設,總投資41348萬元。其中完成金馬小學、城北小學改造等7個項目建設并交付使用;推進丁集鎮實驗學校、六安九中擴建重點項目10月份開工建設;完成鄉鎮“三個一”體育工程、城北小學教育集團南山學校的前期準備工作。

爭取政府落實教育資金保障,實現教育支出的兩個“只增不減”。2022年預計投入157000萬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其中:保障教師待遇83400萬元;撥付學校正常運轉及學生資助32310萬元;投入39438萬元改善城鄉辦學條件。撥付1852萬元用于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青少年業余訓練等。完成教育支出序時進度和上年同期比增長。 

全面落實城鄉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2022年安排城鄉義務教育補助資金8445.33萬元,全區共有98817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免除學雜費補助公用經費。免費提供國家規定課程教科書和免費為小學一年級新生提供正版學生字典,免費教科書資金為1148.6萬元已全部撥付到位。補助城鄉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費,2022年我區10176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規定程序通過評審公示,發放生活補助共計604.73萬元,補助資金通過安徽財政惠農補貼資金管理發放系統和代發銀行,已全部打卡發放到人,并做好了資料歸檔及簽收工作。

有序推進教育信息化提升工作,教育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常態化開展中小學智慧學校應用工作,智慧課堂學科開課率和周課時達標率均達到100%以上。組織全區中小學2022年教師信息化大賽、信息化六項作品比賽、智慧課堂優質課比賽、教師自制教具比賽和實驗說課比賽,參加市區級比賽教師達823位。認真組織教師開展信息技術課題研究工作,2022年度省級課題結題3個,市級課題結題7個,省級新立項課題1個,市級立項課題8個。申報信息化提升中央資金500萬元,省級智慧學校建設獎勵資金300萬元,區級預算內資金1800萬元,共涉及15個采購項目。截止10月底所有采購安裝任務全部按期完成,并且足額支付兌現合同資金。

(四)促改革、增成效,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

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改革。貫徹落實《裕安區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工作任務清單。調整督導委員會成員,完善督學責任區設置,充實督導力量,加大督學管理,扎實開展“一月一主題”督導任務,教育督導得到保障。推進出臺《裕安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實施方案》。

繼續推進“縣管校聘”體制改革。2022年,全區從農村學校交流279名教師到城區學校任教,從城區學校交流8名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農村鄉鎮之間交流78名教師,鄉鎮內學校之間交流182名教師,城區學校間交流34名教師,基本解決缺編學校的教師配備,基本實現全區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

穩步推進新高考綜合改革工作。加快推進我區高中“三新”改革的步伐,2022年3月成立了裕安區普通高中學科教研中心組。中心教研組充分整合我區優秀教育資源,注重發揮骨干教師在全區教育教學改革中的研究、引領和輻射作用,引領教師把握“三新”改革方向,推動“三新”改革順利實施,促進全區高中教育改革發展。通過區內校際、區外共建等方式開展聯合教研,搭建教師學習成長平臺,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

(五)扣核心、樹亮點,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

城鄉、公民辦幼兒園共同發展。制發《裕安區城鄉、公民辦幼兒園結對共建工作方案》,城區公辦幼兒園與城區民辦幼兒園及鄉鎮公辦幼兒園,鄉鎮公辦幼兒園與鄉鎮民辦幼兒園開展兩個層次的結對共建,實現區域內城鄉、公民辦幼兒園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共同進步。扎實開展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工作。深入100所幼兒園開展實地督導評估,完成率100%。

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以主城區三大教育集團為抓手,健全完善教育結對幫扶管理模式,發揮教育集團輻射引領作用,構建教育資源“城鄉共享”平臺,抓好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作,進一步完善幫扶機制,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城鄉一體化優質均衡發展。

高中教育特色發展。堅持高中教育走內涵發展之路,按照高中教育特色增長的要求創新辦學思路,加強藝術特長生培養,提高本科上線率,實施了"優生優培”、“特生特效” 工程,取得較好成績。

民辦教育規范發展。全區民辦教育堅持依法規范辦學,注重內涵發展。2022年秋學期政府購買學位人數16076人,購買學位資金2823.82萬元,按照標準已經撥付到位。按照《裕安區全面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工作實施方案》關停了單王鄉人民小學。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均建立黨支部,黨的建設工作實現全覆蓋。

(六)樹師德、錘師能,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積極開展“師德師風師能建設年”活動,完成全區9000余名教師師德考核工作,組織評選“市級師德先進個人”31名,“區級師德標兵”10名,“區級師德先進個人”93名;組織評選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35個、先進個人100名,優秀志愿者100名;組織開展了“優秀鄉村青年教師”、“教書育人楷?!?等評選申報工作;利用“裕安教體”微信公眾號開展了優秀教師事跡展播、倡議書網上簽名等系列活動。

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積極實施特崗教師、定向培養鄉村教師和優師招聘計劃,優先保障農村中小學校教師需要,優先補充緊缺學科教師,2022年招聘特崗教師157名、幼兒教師80名,招錄定向培養鄉村教師27名、定向培養優秀教師40名,安排定向培養鄉村教師畢業生27人到農村學校任教。

(七)保穩定、惠民生,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全面加強校園安全工作。全區354所學校幼兒園都實現了校園封閉、專職保安配備、一鍵報警和視頻監控與公安聯網、公安護學崗四個100%。推行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化,共有100272名學生在安全教育平臺上完成了安全教育學習任務。認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及整改閉環,開展交通、消防、校園周邊環境等專項整治活動。

筑牢校園疫情防控屏障。根據國家和省市要求,2022年我區堅持做到中小學(幼兒園)疫情防控常態化,將疫情防控工作放在學校常規管理工作重中之重,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區相關工作要求,堅持做到“七個到位”,確保了校園平穩有序,保障了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認真落實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工作。積極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在校全體師生員工認真落實晨午晚檢制度,堅持對重點場所每天進行通風和消毒。

扎實開展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工作。全區5566個水域全面落實了“三個一措施”。全區所有學校進行了“1530”宣傳教育。

持續推進農村義務段學校營養改善計劃。2022全區共有130所農村義務段學校55000名學生享受營養膳食補助。食堂供餐實現全覆蓋。我區學生營養餐圖片在【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喜迎黨的二十大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展出。

全面落實學生資助政策。發放學前教育資助資金153.6  萬元,義務教育資助資金611.74萬元,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發放資助資金1570.205萬元。成功辦理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1148筆合同,貸款金額1323.63萬元。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學項目滋蕙計劃資助高校新生391名,發放資金21.3萬元。高等學校畢業生到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學費補償55名,發放資金93.954萬元。

扎實開展暖民心行動。安心托幼行動。推進學前民生工程建設。137所開展課后服務幼兒園,參加課后服務幼兒7023人??鞓方∩硇袆?。完成住宅小區健身設施提升改造33處,行政村健身設施提升改造108處。鼓勵自我健身,全年參加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人數5.5萬人次。老有所學行動?,F有區老年大學1所,鄉鎮街老年學校22所,老年教育分校14所,村級(社區)老年學校287所,實現了老年學校鄉鎮全覆蓋,滿足了農村老年人老友所學基本教育需求。全區參與學習教育活動的老年人總數為37392人。

(八)抓競技、強體質,體教融合進一步深入

全面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組織開展8.8日全民健身日主題和喜迎二十大青年籃球賽-女子健身操比賽,我區籃球隊榮獲市級比賽第一名。組織人員參加安徽省四級聯賽(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廣場舞)均取得優異成績。組織人員代表六安市參加安徽省十五運會群眾部足球和羽毛球項目比賽,足球項目獲得第五名。

積極組織各項青少年體育賽事。 2022年組隊隨六安市代表團參加安徽省第十五屆運動會田徑、足球、籃球、拳擊等16個項目比賽,共奪得金牌15枚、銀牌26枚、銅牌33枚,在省十五運會上獲得優秀組織獎。參加安徽省傳統武術錦標賽,獲團體第一名,53個單項第一名成績。先后組織開展了全區中小學生乒乓球選拔賽、小學生輪滑選拔賽、中學生三對三籃球選拔賽、小學生棋類比賽、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等體育賽事。乒乓球代表隊在全市比賽中獲得小學團體雙冠、中學生團體二等獎的歷史最好成績;小學生輪滑代表隊在全市比賽中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單項冠軍第一的優異成績;籃球代表隊在全市中學生籃球聯賽中分獲甲乙組二等獎;六支足球隊在全市中小學校園足球聯賽中共獲得三個冠軍、一個亞軍、兩個季軍。女子U15足球隊代表六安市參加省運會選拔賽,進入前八強,取得近10年來六安青少年足球在省級比賽中最好成績。2022年8月在19屆全國青少年體育舞蹈錦標賽中,解放路小學代表隊獲得集體舞第一名,兩個一等獎,七個二等獎,八個三等獎。加強對學校體育社團的指導和管理,目前8個省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2個區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擁有各類社團近百個,學生參與人數2萬余人次。申報全國足球特色學校3所。組織數十位教師參加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師資專項培訓、8名教師參加六安市排球、籃球專業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