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裕安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裕安區加快旅游民宿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
裕政辦〔2023〕7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高新區管委會,區直各單位:
《裕安區加快旅游民宿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已經區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貫徹落實。
附件: 1.裕安區旅游民宿產業發展推進領導組
2.裕安區旅游民宿發展任務表 (2023-2025年)
3.裕安區旅游民宿發展申辦條件及獎補辦法
六安市裕安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3月3日
裕安區加快旅游民宿產業發展
的實施意見(試行)
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優化全區旅游民宿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旅游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皖政辦〔2021〕2號)、《六安市人民政府旅游富民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六政秘〔2022〕58號)、《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旅游民宿發展的實施意見》(六政辦〔2022〕20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經區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充分發揮我區生態良好、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把綠水青山更好地轉化為金山銀山,為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助力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二)發展原則。堅持以民為本、綠色發展、文化引領、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等原則,注重規劃先行、規范有序、融合發展、群眾參與、注重品質、體現特色,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民宿開發建設,突出群眾利益,帶動農民增收,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三)發展目標。堅持把旅游民宿融入全域旅游發展,“十四五”期間,建成30-40家旅游民宿,吸引1-2個在長三角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旅游民宿品牌入駐,打造1-2個布局合理、特色鮮明、設施完備的民宿集聚區,實現我區旅游民宿規模、質量的全面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科學規劃布局。加強與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銜接,科學指導旅游民宿發展。結合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按照特色化、差異化、集群化發展思路,明確民宿發展重點區域,統籌考慮“環山、濱水、臨田、伴林、依景”等因素,建設一批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主題特色鮮明、服務優質的旅游民宿。(牽頭單位:區文旅局、區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區發改委、區農業農村局、區水利局、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二)盤活閑置資源。啟動農村閑置房屋調查摸底工作,建立閑置房屋資源庫。鼓勵盤活閑置資源,積極探索通過回購、租賃、置換、退出等模式,將古民居、老庭院、舊廠房、舊校舍、農戶閑置房等用于民宿發展。鼓勵有關組織和個人利用自有或者租賃房屋開辦旅游民宿。鼓勵以自然景觀、田園風光、歷史遺存、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態環境為主要吸引物因勢造景,推進村莊景區化,創建主題鄉村旅游景區,拓展民宿發展新空間。(牽頭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文旅局;配合單位:區教體局、區自然資源局、區住建局、區招商中心、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三)完善配套設施。合理布局旅游民宿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在民宿集聚區,規劃建設綜合性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廁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完善公共交通服務。在民宿風景帶沿線布局旅游服務功能區,打造地方形象展示窗口,為游客提供補給、休閑、換乘等服務。完善鄉村信息化建設,推進光纖到村,提升農村信息化水平。完善民宿公共信息標志、游步道、騎行道、休憩點等,為游客提供規范舒適的休閑旅游環境。(牽頭單位:區文旅局、區交通局、區數管局;配合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區自然資源局、區經信局、市城郊供電公司等)
(四)培育產品業態。深挖裕安區紅色、綠色等資源,把文化IP融入民宿發展,結合六安瓜片制作技藝、徐集花生糖制作技藝、大別山盆景制作技藝、蒿子粑粑傳統制作技藝、六安竹編技藝、皖西大鼓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本地特色文化串聯融合于民宿建筑風格、標識標牌、小品景觀中,形成主題多樣的差異化區域民宿集群,打造裕安特色的民宿品牌。加強民宿主題客房、特色餐飲、紅色文化、農事體驗、軍旅體驗、工藝研學、夜游活動等產品開發,建設適應不同游客需求和具有不同主題特色的旅游民宿,打造“一宿一特色”“一宿一主題”“一宿一美食”“一宿一夜游”“一宿一文創”。實施“民宿+”戰略,依托本地優質食材推出地方風味美食,推廣一批特色菜品牌,打造一批特色美食村、美食街和美食旅游線路。結合家庭農場、特色基地等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研學體驗和鄉村旅游等農文旅結合的鄉村旅游新業態;引導民宿(農家樂)周邊群眾大力發展生態種養業,延長產品供應鏈,放大六安瓜片、皖西白鵝等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效應,開發一批“有特色、帶得走”的旅游商品,建設一批土特產超市、旅游購物店,創建一批鄉村旅游后備箱基地。(牽頭單位:區文旅局、區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區委史志室、區民政局、區衛健委、區商務局、區鄉村振興局、區教體局、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五)優化服務效能。明確旅游民宿開辦的條件和流程。按照“完善存量、整改在建、規范新建”的原則,對已開業、在建、新建民宿明確具體開辦流程和標準,規范有序發展。相關部門要高效、優質地為民宿業主辦理證照做好協調服務。(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區文旅局、區自然資源局、區公安分局、區住建局、區衛健委、區生態環境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區數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六)加強宣傳引導。引進國內知名品牌民宿入駐裕安,探索設計、投資、施工及運營一體化的總承包模式,打造特色民宿品牌,建設統一管理運營平臺,實行統一標準、統一推介、統一管理、統一服務。鼓勵民宿經營主體積極入駐攜程等國內知名旅游電商平臺,提高線上運營技能。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體作用,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效能的宣傳營銷,擴大品牌影響力。根據《中共六安市裕安區委 六安市裕安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松江區對口合作裕安區工作行動計劃>的通知》(裕發〔2022〕26號),積極與上海市松江區溝通對接,爭取政府幫扶資金和引進社會資金,依托紅色、綠色、古色等特色資源,打造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旅游民宿。(牽頭單位:區文旅局、區發改委;配合單位:區委宣傳部、區經信局、區商務局、區融媒體中心、區招商中心、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三、組織保障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裕安區旅游民宿產業發展推進領導組,統籌協調推進全區旅游民宿產業發展。文化和旅游部門負責開展旅游民宿等級評定,加強優質產品宣傳,指導開展經營管理業務培訓。公安部門負責旅游民宿的日常治安管理工作,對符合相關條件的,依法審核發放《特種行業經營許可證》;指導經營者安裝、維護治安管理信息系統,配置必要的安全技術防范設施。消防救援部門負責依法對旅游民宿進行消防安全檢查,指導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和消防安全培訓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依法依規對旅游民宿開展質量安全監督、消防設計審查、消防驗收、備案和抽查。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指導探索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發展旅游民宿。衛生健康部門負責《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審批發放,依法對旅游民宿公共衛生情況實施監督檢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審批發放和旅游民宿經營主體商事備案,依法對旅游民宿經營和食品安全情況實施監督檢查。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負責指導旅游民宿規劃選址,對符合相關條件的項目保障用地需求。各鄉鎮及水利、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結合實際,根據職責分工,共同推動旅游民宿健康快速發展。(區旅游民宿產業發展推進領導組成員單位)
(二)強化資金支持。從2023年開始,區財政每年整合統籌不少于2000萬元資金,用于旅游民宿發展。其中,1800萬元用于經區文旅局黨組研究并報區政府分管領導同意的精品民宿的設計、改造、裝修及配套設施等建設補助和示范項目的打造,200萬元用于民宿產業發展專項獎補資金。(牽頭單位:區財政局;配合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區交通局、區文旅局、區城投集團有限公司、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三)強化用地保障。依據國土空間規劃,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方式有效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用于鄉村民宿建設,安排不超過5%的建設用地指標重點保障鄉村文旅產業發展,盤活宅基地及其他集體土地等農村閑置低效用地,合理實施“規劃留白”機制,積極探索“點狀供地”,解決民宿建設用地難問題。(牽頭單位:區自然資源局;配合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四)強化政策支持。借鑒長三角等先進地區經驗做法,出臺支持旅游民宿發展的扶持政策,在市場準入、項目供地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村莊規劃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應充分考慮和保障旅游民宿的用地需求。鼓勵旅游民宿企業積極參加會議、公務接待、職工療休養等政府項目。在政策條件允許情況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自營、入股、聯營等方式,依法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發展旅游民宿。利用各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支持旅游民宿產業發展和產業獎補,調動農民群眾和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民宿發展的積極性,推動旅游民宿產業健康快速有序發展。(牽頭單位:區文旅局;配合單位: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區自然資源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總工會、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五)強化人才支撐。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民宿發展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對外地來裕安投資、從事民宿管理經營且具有高學歷的管理人才,符合條件的,享受相關人才政策。支持務工返鄉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返鄉進行民宿創業。充分發揮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的模范作用,引領帶動當地村民發展旅游民宿產業。搭建旅游民宿人才培養引進和成長平臺,定期對旅游民宿經營者和從業人員開展崗位培訓,建立一支專業化旅游民宿人才隊伍。(牽頭單位: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配合單位:區教體局、區文旅局、區鄉村振興局、各鄉鎮人民政府等)
(六)完善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充分發揮旅游民宿產業發展推進領導組作用,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和工作協調機制,各有關部門要加強聯動,定期會商,及時解決旅游民宿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鄉鎮人民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明確具體工作人員負責本行政管轄區域內旅游民宿的初審、服務、統計、安全和日常管理工作。各相關職能部門要按照法定職責,協同監督管理,規范我區旅游民宿經營。二是建立旅游民宿違法經營查處聯動機制。各鄉鎮負責日常巡查監管,發現違法經營行為及時處置并報區相關部門依法查處;涉及多部門的,實施聯合執法。三是建立旅游民宿考核機制。旅游民宿建設工作從2023年起納入年度綜合考評和對鄉鎮政府目標及鄉村振興考核內容,并建立工作臺賬,定期進行督查調度。(牽頭單位:區委辦、區委督查辦、區政府辦、區文旅局;配合單位:區旅游民宿產業發展推進領導組成員單位)
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之日起試行,試行期一年,由區文旅局負責解釋。試行期間,國家和省市有新出臺政策規定的,按新的政策規定執行。
附件1
裕安區旅游民宿產業發展
推進領導組
組 長:仰玉晶 區委副書記、區長
副組長:鄭 敏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統戰部長
劉 挺 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任其平 區政府副區長
楊孝清 區政協副主席
成 員:馬昌林 區委辦公室主任
孫乃發 區人大辦公室主任
王思云 區政府辦公室主任
王觀東 區政協辦公室主任
王曉莉 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周繼金 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鳳 鵬 區委督查辦主任
洪紹余 區發改委主任
王永益 區教體局局長
聶云濱 區經信局局長
許 杲 區民政局局長
潘俊貴 區財政局局長
鵠 志 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兼)區人社局局長
孫 林 區自然資源局局長
張富恩 區住建局局長
崔應勝 區交通局局長
鄭昌盛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王兆杰 區水利局局長
魏啟明 區商務局局長
鄭曉麗 區文旅局局長
張偉長 區衛健委主任
楊克鵬 區應急局局長
陳善友 區市場監管局局長
唐德明 區城管局局長
白志習 區鄉村振興局局長
王 琦 區數管局局長
張 偉 區公安分局政委
徐祖明 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
潘長松 區委史志室副主任
劉 銘 區招商中心主任
李立勝 區融媒體中心主任
宋振華 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
王 正 區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
徐招弟 區城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費傳鶴 市城郊供電公司總經理
陳月圓 平橋鄉鄉長
黃 飛 城南鎮鎮長
田文倩 青山鄉鄉長
羅遠亮 蘇埠鎮鎮長
張國慶 石板沖鄉鄉長
程浩如 韓擺渡鎮鎮長
徐師瓊 分路口鎮鎮長
臧騰飛 獅子崗鄉鄉長
薛 陽 獨山鎮鎮長
匡曉翠 西河口鄉鄉長
郭青山 石婆店鎮鎮長
蔡志祥 徐集鎮鎮長
柏天廣 江家店鎮鎮長
徐 濤 羅集鄉鄉長
田啟軍 固鎮鎮鎮長
陳 飛 丁集鎮鎮長
李 偉 新安鎮鎮長
劉伯楊 順河鎮鎮長
張 弛 單王鄉鄉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鄭曉麗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黃軍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
附件2
裕安區旅游民宿發展任務表(2023-2025年)
鄉鎮 |
甲級民宿 |
乙級民宿 |
丙級民宿 |
精品·鄉宿 |
平橋鄉 |
|
|
|
1 |
城南鎮 |
|
|
1 |
2 |
青山鄉 |
|
|
1 |
2 |
蘇埠鎮 |
|
1 |
1 |
2 |
石板沖鄉 |
|
|
|
2 |
韓擺渡鎮 |
|
|
|
1 |
分路口鎮 |
|
|
|
1 |
獅子崗鄉 |
|
|
|
2 |
獨山鎮 |
1 |
1 |
1 |
3 |
西河口鄉 |
|
|
1 |
2 |
石婆店鎮 |
|
|
|
2 |
徐集鎮 |
1 |
|
|
1 |
江家店鎮 |
|
1 |
|
1 |
羅集鄉 |
|
|
|
1 |
固鎮鎮 |
|
|
|
1 |
丁集鎮 |
|
|
|
1 |
新安鎮 |
|
|
|
1 |
順河鎮 |
|
|
|
1 |
單王鄉 |
|
|
|
1 |
合計 |
2選1 |
3 |
5 |
28 |
注:各類民宿不重復計算
附件3
裕安區旅游民宿發展申辦條件及
獎補辦法
一、申辦條件
申辦旅游民宿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基本條件
1.建筑物系合法建筑,產權明晰、無糾紛。
2.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國土空間規劃和旅游發展規劃。
3.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應當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相關規定和有關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依法設計、施工,確保建筑質量及消防設施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改建的建筑物,不得破壞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必要時應采取加固措施并進行安全鑒定,確保建筑使用安全。
4.利用閑置的文物古建筑開辦旅游民宿,應當按照文物的級別報相應的公布機關審批同意后方可開設,不得改變文物古建筑整體結構和風貌,確保文物整體安全。
5.嚴格落實污水處理措施,配備必要的污水處理設施,經處理后排放的污水應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或接入污水管網,實行統一收集處理。
6.應有固定和圍閉的垃圾存放設施,實行分類處理,并及時清運。
7、在裕安區注冊登記,取得營業執照。
(二)治安管理和衛生安全條件
1.配備必要的防盜設施,客房的門、窗必須符合防盜要求,設有供旅客存放財物的保管箱、柜。
2.配備的視頻監控設施,應覆蓋出入口、接待處和主要通道,視頻監控錄像資料留存時間不少于1個月,視頻設備應同步接入全區智慧旅游系統平臺。
3.安裝符合實名制管理要求的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并具有能夠熟練操作的前臺登記工作人員。
4.根據經營規模和項目,設置清洗、消毒、保潔、盥洗等衛生設施。
5.配備安全有效的設施設備,預防控制蚊、蠅、蜂螂、老鼠及其他病媒生物。設置廢棄物存放專用設施并保證能正常使用。
6.客房及衛生間通風良好,有直接采光或具有充足光線,供應冷、熱水洗浴及清潔用品用具。提供的生活飲用水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從業人員應持有健康證明,并經衛生知識培訓合格。
(三)消防安全條件
位于鎮、鄉、村莊,利用村民自建住宅進行改造的旅游民宿,按照《農家樂(民宿)建筑防火導則》(建村〔2017〕50號)相關予以規范。消防基礎設施、消防安全技術措施、消防安全檢查等按照應急消防相關規定執行。上述范圍外的,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等要求。
(四)其他條件
1.旅游民宿單體建筑需配備救生軟墊,每樓層房間床位與房間面積(不含洗漱間)比不超過1/2.5;建筑風貌應與當地人文民俗、村莊環境景觀相協調,結構安全牢固,各區域采光、通風良好。
2.道路通達條件較好;建筑不占用公路、水利、土地紅線,不破壞林地,無地質災害和其它影響公共安全的隱患;位于地質災害易發區內的,應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3.提供餐飲服務的應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確保食品安全。
4.鄰里關系和諧,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鄉規民約,無影響社會穩定因素存在。
二、獎補辦法
(一)品牌獎勵。按照《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被評為甲級、乙級、丙級、大別·鄉宿旅游民宿標準的,新建民宿分別給予旅游民宿經營者20萬元、10萬元、5萬元、3萬元一次性獎勵。在原三星級以上農家樂基礎上進行提升改造后,被評為甲級、乙級、丙級、大別·鄉宿旅游民宿標準的,分別給予旅游民宿經營者10萬元、5萬元、3萬元、1萬元一次性獎勵。
(二)營銷獎勵。旅游民宿經營者通過去哪兒網、攜程網、飛豬、驢媽媽旅游等平臺營銷的,電商零售年銷售總額達100萬元的,給予旅游民宿經營者5萬元一次性獎勵。
(三)盤活閑置房獎勵。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對外租賃、運營農村閑置房發展旅游民宿經濟。對通過合作社租賃、運營農村閑置房10戶以上的,給予合作社20萬元一次性獎勵;達到20戶以上的,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
享受以上資金獎勵的對象,須是在我區登記注冊的旅游民宿企業,且旅游民宿經營者未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資金來源為民宿產業發展專項獎補資金。